
基于對全球數字經濟前瞻研究及實踐探索,鼎韜認為數字服務出口基地的發展當以“數字化、國際化、產業化”為核心原則,以一大標準研究平臺為引領,以國際合作與國際交易兩大平臺為特色,以技術、金融和人才三大要素為支撐;以頂層設計、安全監管、國際品牌、產業融合、龍頭企業和基礎設施六大核心舉措為保障,構建“1236”的數字服務貿易產業發展路徑和新生態體系。
全球產業正在進入數字經濟時代。隨著5G商用及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變革推動下的數字經濟加速發展,以及與實體經濟融合,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我國“十四五”期間服務外包發展的關鍵驅動力,也是新世紀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升級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全新轉折點,數字化轉型或將成為服務外包升級轉型的全新引擎和加速器。2020年初,商務部等八部門發布的《關于推動服務外包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
“要加強數字技術的開發利用,提高創新能力,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不斷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不斷提高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數字化業務占比,到2035年,服務外包成為以數字技術為支撐、以高端服務為先導的“服務+”新業態新模式的重要方式,成為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力量?!?/span>
根據意見要求,商務部與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推動建設一批以數字服務出口為導向,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基地,培育數字服務新業態新模式,打造數字貿易發展先行區。2020年3月,首批12個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入圍名單公布如下。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數字經濟時代下,服務的進出口貿易脫離了實體港口和物流運輸等限制,而主要以國際互聯網和數字平臺為主要支撐,形成了全新的產業發展生態體系和模式?;趯θ驍底纸洕罢把芯考皩嵺`探索,鼎韜認為數字服務出口基地的發展當以“數字化、國際化、產業化”為核心原則,以一大標準研究平臺為引領,以國際合作與國際交易兩大平臺為特色,以技術、金融和人才三大要素為支撐;以頂層設計、安全監管、國際品牌、產業融合、龍頭企業和基礎設施六大核心舉措為保障,構建“1236”的數字服務貿易產業發展路徑和新生態體系。
一、數字服務標準研究平臺
數字經濟是對現存世界的徹底重置,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加速融合發展每時每刻都涌現出新服務、新產品、新模式和新業態。以數字驅動、軟件定義、平臺支撐、服務增值、智能主導等為典型特征,數字服務各細分領域內的生產主體、生產對象、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都將面臨徹底顛覆與重構。在新的生態塑造過程中,得標準者得天下,誰率先提出和制定了行業標準,就掌握了行業的話語權。因此,構建數字服務標準研究平臺是引領區域數字服務產業發展的最大動力。而數字服務研究標準平臺搭建包括三個關鍵要點:
專業研究。不同以往區域產業發展專家智庫的普遍構建和運營模式,標準的研究需要長期大量的深度研究和實踐論證,因此需要構建緊密穩定而長期的專業研究團隊。積極對接國內外權威研究機構和研究成果,整合本地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研究資源以及專家人才建立和創新聯合研究模式,持續加強針對數字服務貿易與外包重點領域的基礎共性標準、關鍵技術標準等標準的研制。
統計體系。持續的研究需要海量的一手數據做支撐。落實商務部服務外包統計體系的相關標準和要求,完善本地服務外包統計體系的同時,重點針對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進行接發包的新業態新模式的服務外包業務統計。加強大數據研究和案例分析,建立和完善統計監測、運行和分析體系,為產業研究和發展決策提供數據依據。
標準互認。不被市場廣泛認可和采納的標準不能稱之為標準,因此,標準平臺的核心在于推動標準共享和國際互認。沿著“區域數字服務標準”“中國數字服務標準”“國際數字服務標準”三個階段發展路徑,積極推動標準的設計、完善和落地,鼓勵服務外包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國內相關標準和資質認證,推動技術、產品和服務的標準質量、檢測、溯源和信用體系一體化建設,引導行業有序、健康、持續發展。
二、國際合作與國際交易兩大平臺
1、搭建國際合作平臺,完善全球產業資源網絡
以國際主要貿易合作伙伴城市為核心,積極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重要城市,聚集國際數字服務及外包行業平臺、研究咨詢機構、采購商和企業等資源,搭建數字服務國際合作聯盟及平臺?;诼撁撕推脚_持續整合國際資源,加強同國際服務貿易與外包行業內的權威機構的合作,進一步整合和完善全球資源網絡合作體系。從而加快推進全球市場品牌體系建設,為海外企業“引進來”和本地企業“走出去”提供集信息、咨詢、工商、資金、人才、政策等在內的線上和線下服務,推動國際合作與數字服務出口能力的有效提升。
2、以市場要素為核心,引進和搭建國際交易平臺
引進和建設國際服務外包項目發包和交易平臺,以市場為核心推動產業聚集和企業發展。積極對接和引入海外發包平臺及買方代表機構落地,如Sanford Black, Clutch, E Smith Realty Partners, Harts Group, Ovum, Syniverse Technologies, StarTek等,推動本地數字服務企業與國際需求市場對接;重點支持以項目交易為核心功能的本地服務貿易及外包公共服務平臺加速發展,聚集和拓展國際項目訂單和資源;鼓勵有資源有能力的本地龍頭企業建立和運營行業服務及交易平臺,鼓勵各級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通過平臺進行發包,購買供應鏈、呼叫中心、互聯網營銷推廣、金融后臺、采購等運營服務。
三、三大要素
1、數字核心技術研發
數字技術被譽為“第四次工業革命”,而作為影響生產關系的關鍵生產力要求,數字技術已經成為各產業發展的底層基礎,服務外包更不例外。數字化技術將成為服務外包的新內核。在數字核心技術研發方面,基地須依托本地龍頭企業和產學研聯盟,支持和加快重點領域內的數字服務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突破,持續加大數字經濟核心技術研發、應用和產業化支持力度,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加強“政產學研用資”合作體系完善,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臺,鼓勵數字技術在數字服務外包重點領域內的落地和應用,強化制造業創新對數字服務的支撐作用,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融合創新。
2、加強金融支持力度
數字服務出口能力的快速提升離不開金融資本的強力支持。在金融要素構建方面,基地須加強金融創新探索與實踐。完善數字服務貿易企業出口信貸、服務產品買方信貸政策措施,鼓勵保險公司在國家出口信用保險政策范圍內,積極創造條件,為離岸服務外包重點項目和企業業務出口提供保險支持。大力發展貿服相關的國際金融創新業務,包括貿易支付和結算、供應鏈金融、國際保理、融資租賃、出口信用保險、其他衍生金融工具和產品等;試點跨境人民幣融資業務,開展科技型企業境外人民幣借款和發行人民幣債券業務;支持企業開展境內外上市、融資、項目合作、營銷推廣等活動;支持符合條件的服務貿易企業通過銀行貸款、發行股票債券等多渠道籌措資金;聯合金融機構發起設立數字經濟投資基金,圍繞數字經濟產業鏈完善資金鏈,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出口服務基地提供有力支撐。
3、數字產業人才培養
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最核心的要素是人才,數字服務發展的核心要素是具備數字素養的人才。由于數字經濟目前仍是新興概念,各國也普遍存在數字技術人才不足的現象,如今40%的公司表示難以找到他們需要的數字分析人才,所以誰先掌握較高的數字素養,誰就能在就業市場中脫穎而出。在數字產業人才培養方面,一方面加強人才引進,從政府和園區的緯度通過數字人才引進政策、創新創業大賽等多種方式加強人才引進,從企業緯度鼓勵符合條件的服務外包企業對重要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實施股權激勵。另一方面加強人才培養,鼓勵本地高校與國際企業開展合作,建設一批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重點學科的數字服務貿易學院,開展新工科建設。以高校和企業為主開展數字產業人才引進、交流與培養體系的研討與建設。
四、六大舉措
1、完善數字服務頂層設計
完善數字服務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推動產業發展制度創新,是基地推動數字服務產業發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具體舉措包括構建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建設領導小組,編制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和實施方案,出臺產業發展專項政策,建立協調跨部門聯動機制,形成共同發力、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統籌推進數字服務貿易攻堅。建立健全攻堅戰協調推進機制,研究解決攻堅戰中的重大問題和工作推進措施。建立信息報送和通報制度,獲取區級、市級和省級等層面的更多支持和指導。
2、建設數據安全監管體系
安全是當前國際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議題和重要保障。而在基地數字服務發展方面,也亟需建設國際數據流動的安全監管體系。在保護專利、知識產權、保護個人隱私等方面加快探索和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的數字貿易預警監督機制和協同監管舉措。依托區域自貿區、保稅區等政策和制度優勢,在數據流動、數據安全領域形成區域監管特色,積極開展事中、事后監管技術建設和試點示范。與各國就數字貿易相關管理機構及主要城市就數字貿易規則、監管、便利化等方面盡快達成諒解和合作,建立有效的數字知識產權海外維權渠道和爭議解決機制。
3、基于峰會提升區域品牌
積極參加京交會、服博會、進博會、Gartner峰會、OSX外包峰會及博覽會等國內外服務外包領域內的知名峰會活動。在會議期間,通過專題推介會、主旨演講、廣告宣傳等多種形式加強基地品牌的國際宣傳和推廣。積極策劃和組織召開數字服務主題峰會,邀請國際服務外包領域內的代表企業、組織機構、專家學者等參會,對接全球及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前沿信息、技術和項目。積極和行業媒體平臺、促進機構等開展合作,開拓構建線上線下互動的經開區品牌宣傳渠道,持續策劃和開展品牌推廣活動,全面提升基地的品牌及行業影響力。鼓勵基地內數字企業開展商標和專利境外注冊,著力提升企業品牌。
4、推動數字服務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兩大核心內容,隨著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加速融合,為服務外包行業向縱深領域提供新市場、新需求和新動力。因此,基于區域優勢及特色產業基礎,加速推進重點服務外包垂直領域的發展,是基地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方向。在各個領域建設一批重點示范項目和企業,建設一批示范基地,出臺一系列重點舉措,明確發展目標,確定牽頭單位和責任人,加強制度創新和保障體系建設,形成清晰的發展路徑和實施方案。搭建平臺推動服務外包企業同本地重點垂直行業的龍頭企業交流與合作,加快融合,重塑價值鏈、產業鏈和服務鏈,形成相互滲透、協同發展的產業新生態。
5、壯大數字服務市場主體
加強數字服務龍頭企業引進和培育。加強與國內服務外包行業內的鏈主機構如行業協會、咨詢機構和平臺等的合作,推動一批高端化、國際化和規?;臄底址胀獍卮箜椖亢推髽I落地。加強數字技術的開發利用,提高創新能力,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不斷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重點關注數字服務新模式、新業態,特別是與垂直領域深度融合、開放協同、平臺化、共享化的服務模式,加快培育一批數字服務外包領域成長性好、增長潛力大的獨角獸企業,并在此基礎上,打造一批具備規模優勢,資源優勢與創新優勢的龍頭企業。鼓勵本地企業通過海外投資、并購、上市融資等手段實現國際化發展。
6、強化載體和基礎設施建設
構建智慧化數字產業空間載體,深化數字基礎設施+平臺建設。依托重點項目、龍頭企業建設各具特色的數字服務產業園中園,加快形成產業集群化和特色化發展格局。針對產業特色和企業需求,優化和提升園區載體設施建設水平。持續推動和加強5G網絡試驗及區域信息化合作,建設5G聯合創新實驗和展示環境,推進5G、物聯網、IPv6、邊緣計算等應用部署,支持基礎電信企業實施網絡架構升級,促進網絡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基礎支撐能力和服務質量。探索建設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優化網絡架構,減少跳轉層級,積極推動建設快速響應的國際通信服務設施。